首页  >  旅游活动  > >  建筑

闽南古厝是什么样的(闽南古厝外观介绍)

2023-03-17 11:53:55 旅游活动 作者:猴小妹

智能推荐中...

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闽南古建筑有哪些(闽南古建筑外貌介绍),下面跟着优惠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闽南古厝是什么样的(闽南古厝外观介绍)

关于闽南古厝的资料

在吴迅河畔的石鼓山脚下,有一个建于明代的传统古村落。经过600多年的积淀,这里有近百座古建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探索闽南。历史的沧桑,这里留下的一砖一瓦,一件件物件,都在诠释着闽南古老的记忆。这就是晋江武林——传统古村落,青石板的村巷,红砖墙的建筑,中国风的村韵融入西方建筑美学,让武林村有了中西合璧的魅力。这里的每一座闽南古建筑,似乎都在向世界讲述东南亚华侨的历史。近年来,武林先后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黄金旅游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武林古村位于晋江市新塘街道西南,背靠石鼓山,面向五音溪。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村民居住在池塘周围,在古代有“三脚筐”的美誉。武林有保存完好的闽南古建筑群,三面环海,依山傍水,集闽南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村特色于一体。

踏入武林,首先吸引你的是色彩。蓝天、白云、绿树为背景,一片片“红”高调闯入画面,是闽南古建筑的主色调。沿着长长的石板路往村里走,一个又一个的古建筑竞相出现。放大看,角落两端飞舞的弧线格外醒目。弧形在尾端一分为二,形似燕子的尾巴,故名“燕尾脊”,是闽南建筑中特有的装饰元素。“红砖白石双坡弯,砖投石燕尾脊”,燕尾脊高高扬起,为方形古建筑增添了几分灵动。武林中有数百座古建筑,每座房子都有自己的故事。

燕尾脊是闽南建筑中独特的装饰元素。

古村口的朝东楼是村里最早的洋楼,占地700平方米。它建于20世纪30年代。它是武林第一座由菲律宾华侨建造的西式洋楼。外观是半罗马建筑,内部却是闽南建筑结构。朝东楼陈列着民国时期几个古村落先贤的资料以及他们当时携带的物品。比如牛仔帽、灯笼、藤盒等等。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物件:一把清末的长枪。仿佛在讲述一个清末血腥时期的故事。

朝东楼

出了朝东大楼,我们找到了几条村巷中的一条步入其中。村庄和小巷是由古老的房屋连接和交替形成的。走在村巷里,代入感太强。回头一看,仿佛看到一个民国小家碧玉,手里拿着《诗经》慢慢走来。一个环顾四周,似乎看到闺房里有一个“长得像窗户”的姑娘。触摸着村巷的每一砖一瓦,想象着过去武林人士的生活。在古建筑的巧妙思维中,不仅承载了武林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品味,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这条村巷里最“惹眼”的是瘦高的修身楼,俗称“炮楼”,建于1934年,藏有枪支。如今,外墙上仍能依稀看到一些弹痕。它是一座三层的瞭望塔,位于村庄的平缓地带,视野开阔,是一座绝佳的“瞭望塔”。当时村里的成年男子轮流留在楼里放哨巡逻,起到了警戒作用,随时准备抵御外来入侵者对村子的进攻。碉楼每层墙体门窗窗棂顶部的雕刻图案各不相同,既有艺术韵味,又有欧式灵气,巧妙地构成了一幅建筑景观

绕到培训楼后,我们深入古村落,几十年前这里有照相馆和鞋厂。他们仍然保持原来的样子,好像从来没有改变过。绕过小巷,不经意间,我们来到了旅菲华侨蔡德威老师的故居。在蔡德威老师公馆的院子里,有一棵树根交错的巨型榕树,十分壮观,令人叹为观止。现在豪宅里有一家咖啡馆——“榕树下的咖啡”。很多村子里,都会有一两棵古树与村子共风雨。时隔多年,两棵榕树已经和房子长成了一个整体,树枝攀上横梁,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树门。树根交错,像一条蜿蜒的龙。在村庄的修复中,这两棵老榕树也得到完整的保存,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好证明。

蔡德威大厦里的古榕树

武林的古建筑大多是抗战时期回乡的华侨所建。在一座名为“侨批馆”的番字楼里,一批批侨批记录了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侨批是华侨与家乡亲人之间信件和汇款的总称。这些华侨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血汗钱汇往家乡,支持家人的生活,建造风格各异的建筑。蔡是传说中的人物之一。他出身贫寒,白手起家,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他一生中回过四次老家,每次都为家人盖了一栋大房子。

华侨批评馆

德一楼是他住的洋楼。它建于1932年,也是武林众多保护完好的华侨建筑之一。在介绍的石柱上,有一副对联。第一副对联是“廉洁不谋利”,第二副对联是“敏事慎言”,分别是《汉书》和《论语》,教导后辈做人要正直,要努力。时隔90年,建筑木雕上的金箔依然清晰可见,古建筑立面上的砖雕、木雕、石雕历历在目。当时最流行的彩色玻璃和油画图案都有。

这里的每一座闽南古建筑,凡字楼,洋楼,都有一个华侨的故事,饱含着闽南华侨的乡愁。这些建筑也充分展示了清末至民国、新中国时期闽南建筑风格的演变,堪称南洋华侨博物馆、闽南文化的后花园。岁月给这些古建筑带来的不仅仅是斑驳的痕迹,还有厚重的历史感。

现在很多古建筑都被改造成了古色古香的民宿,在闽南古建筑里住一晚也是很多游客的选择。每天清晨,我走出画室,伸个懒腰,循着村里的香味和声音,一路走到村里的集市。市场对面的戏台,自古以来就是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每逢重要的日子,这里都会演奏南音。南音与唐宋以来的音乐传统一脉相承。琵琶、笛子、二弦、三弦响起,悠扬动人的歌声回荡而唱。

阶段

往前走几步,我们也发现了很多惊喜。在武林的古建筑中,闽南文化元素根植其中。在闽南民俗博物馆,一场木偶戏正在上演,吴淞打虎、隋唐演义等经典桥段引发阵阵掌声,高甲戏、梨园戏等地方传统非遗项目也因此获得了新的传承舞台。不仅如此,木偶头雕刻、红砖制作、闽南茶叶鉴赏等闽南文化课程也向游客开放,闽南文化在闽南古建筑中得到激活和传承。

如果在村里走累了,还可以去小吃街歇歇脚。可以吃到拳妈、冻笋、炒糯米、菜糯米、醋肉、四果汤等古闽南小吃。你也可以坐在这个百年闽南古村里泡茶,等着热腾腾的古味到手

穿越时代的季风,唤醒了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闽南的古建筑,南洋风情浓郁的番仔楼,现代哥特式和罗马式的老建筑,把闽南特色和异域风情如此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近百座古建筑以修旧如旧的方式保存完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晋江探险。武林之旅是一次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沉浸之旅。行走其中,触摸古建筑,聆听过往的故事,感受不一样的家国情怀和乡愁。

关于闽南古厝的资料有哪些

政府主管部门将首先对市区内的特色红砖建筑进行全面普查,建立文字档案和影像资料,逐步将普查范围扩大到全市,创建全市红砖历史建筑数据库。

政府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红砖古建筑保护的申报、审批、监督等相关管理办法,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规范修缮、改造、施工等操作流程,及时掌握红砖古建筑保护修缮的动态信息,避免人为破坏。

此外,政府主管部门可以组织编辑深入挖掘特色红砖古建筑所承载的文化故事、家风家训等文化资源,打造“家族文化”的宣传阵地,充分展示特定红砖古建筑的文化魅力。

政府主管部门也应积极引导和鼓励业主对具有特色的古代红砖建筑进行有效的修缮和维护,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对于重点风貌的历史建筑,业主缺乏修缮资金或不愿意修缮的,政府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购房、换房、先投入维修等措施,由财政拨付专项维修资金予以解决。

最后,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拓宽思路,集思广益,积极探索保护和利用红砖古建筑的途径。比如,政府、社区、业主等各方合作,引入文化创意产业,将红砖古建筑开发成微缩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坊、文艺沙龙等公益性文化空间,或者产生文化创意项目和乡村旅游景点,让红砖古建筑焕发新的活力。

关于闽南古厝的资料介绍

在闽南话中,房子叫厝,的意思是较大的房子,没有统一的标准尺寸。著名的“大厝”,如蔡古宅、范志达厝、李光地故居等,大小不一,占地面积不一,但这座“宫殿式”大厝,三室五厅,一护厝,高耸山堂,两侧对称,布局构思严谨巧妙,巧妙组合。

现有的三开间古宅占地600-800平方米,五开间古宅占地1000-1200平方米。如果有大的,一般在120-150平米左右。

闽南古厝百科

在闽南话中,房子叫厝,的意思是较大的房子,没有统一的标准尺寸。著名的“大厝”,如蔡古宅、范志达厝、李光地故居等,大小不一,占地面积不一,但这座“宫殿式”大厝,三室五厅,一护厝,高耸山堂,两侧对称,布局构思严谨巧妙,巧妙组合。

现有的三开间古宅占地600-800平方米,五开间古宅占地1000-1200平方米。如果有大的,一般在120-150平米左右。

闽南古厝的来历

措”这个词其实是一种方言。在福建,你会发现很多地方都有“厝”字,除了张厝、李厝、林厝等等,还有一些地方特色,比如平潭的石厝、闽南的古厝。

如果你不是福建人,你可能不明白“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你怎么读它?“厝”(第四声),意为宅,即居所。

以上内容就是闽南古建筑有哪些(闽南古建筑外貌介绍)的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我们将为你提供更多闽南古建筑有哪些(闽南古建筑外貌介绍)相关内容。

已阅读:0
本站文章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和网友投稿,如需申请删除,请与站长联系。
上一篇:下关火锅店(下关自助火锅)
下一篇:宜昌邮轮旅游(宜昌游轮中心)
相关热门旅游活动优惠信息
173
查看更多旅游活动优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