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知识  > >  孩子

孩子偷钱后 宝妈说那不是“偷”是“拿” 三个方法让娃再不偷拿

2023-09-16 12:46:07 母婴知识 作者:王东东

智能推荐中...

文章主要介绍的是孩子偷钱后宝妈说那不是“偷”是“拿”三个方法让娃再不偷拿相关内容!

7岁的女儿晚上做作业之前,突然从铅笔盒里拿出了一叠贴纸,里面几乎都是她喜欢的小公主图案。

妈妈知道这些贴纸的价格,学校门口的小店卖两元钱一张,看女儿拿在手里的厚度,至少会有五张,可是女儿还小,所以没有零花钱,这些贴纸是从哪里来的呢?

妈妈走到女儿身边,拿起这些贴纸数了数,一共是四张,妈妈并没有动怒,只是轻轻地问女儿这些贴纸是同学送的吗?

孩子偷钱后 宝妈说那不是“偷”是“拿” 三个方法让娃再不偷拿

女儿摇了摇头。那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妈妈说出了心里的疑问。女儿有些胆怯,一直低着头没说话。

妈妈耐心的引导她,这些是你从同学那拿的吗?女儿赶紧摆摆手,是你自己买的吗?女儿犹豫的点了点头。你用什么买的呢?

女儿看到妈妈没有责怪她的意思,便小心翼翼的说道:她在上学前看到柜子上有10元钱,正好这些贴画是她一直都想要的,所以就把钱揣在了口袋里。

女儿接着说,她在小店里买了5张贴纸,因为好朋友乐乐也喜欢,所以就送给了乐乐一张,现在只剩下4张了,言语里似乎有几分舍不得。

妈妈摸着她的头,告诉她好朋友之间要学会分享,这一点女儿做的很好,但是私自拿家里的钱,这并不是一个好习惯,希望女儿以后不要再这么做了。

明明孩子的行为就是"偷",或者是"偷拿",但是自始至终,妈妈对女孩说的话里都没有涉及到一个"偷"字,而强调的是"拿"。

不得不说这位妈妈真的非常睿智,因为偷和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早早的给孩子贴上了"偷"的标签,有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的成长。

孩子偷钱后 宝妈说那不是“偷”是“拿” 三个方法让娃再不偷拿

孩子为什么在某一阶段会偷钱?

1、没有"偷"的概念

孩子在10岁以下其实对偷这个字是没有什么概念的,这时他们的物权意识虽然已经萌芽,但是却还没有发育成熟。

所以他们根本不知道人与人以及事与事之间都是有界限的,他们认为家里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所以会混淆偷和拿的行为。

与其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不如告诉孩子什么是物品所有权,什么是偷,什么是拿。

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观念,知道不经过物品主人的同意就去拿的行为,其实就是偷的一种表现,从而让孩子有意识远离这样的行为。

2、对自由和快乐的渴望

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也会想要和大人一样做到经济独立,当然这暂时无法实现。

所以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父母身上,这就使得自由权被剥夺,很多自己喜欢想要买的东西会被父母一票否决。

所以孩子才会出现偷钱的行为,这完全出于他们对自由的渴望。

既然父母无法理解自己,那么孩子就会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追求自由获得快乐,说到底还是亲子之间缺乏沟通,父母没有真正的了解孩子。

孩子偷钱后 宝妈说那不是“偷”是“拿” 三个方法让娃再不偷拿

3、人际交往的需求

现在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有零花钱,他们会买一些小物品或者小零食和身边要好的同学分享。

这其实是孩子之间的一种人际交往方式,在经常的你来我往中,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会越来越亲密。

正如林妙妙在《少年派》中说的一样:"小孩也需要钱压兜,身板才能直起来。"

所以钱有的时候传递的也是一种“正能量”。

但是父母会主动给孩子给很多零花钱吗?显然很多父母都不会,所以孩子只有去偷。

4、拒绝偷的标签

但是即便孩子的行为不妥,"偷"也不能成为孩子的标签,否则一旦孩子被贴上了小偷的标签,他们的行为就会不自然的朝着标签的方向发展,从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

心理学家克劳特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参加的实验人员对慈善事业做出一些捐献,有一部分实验者捐献了,有一部分没有,他分别说成是"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

相对应地,还有一些参加实验者则没有被下这样的结论。

过了一段时间后,当再次要求这些人做捐献时,发现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说成是"慈善的人"。

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钱要多,而那些第一次被说成是"不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献得要少。

孩子偷钱后 宝妈说那不是“偷”是“拿” 三个方法让娃再不偷拿

5、用拿替代偷

虽然我们不建议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但孩子偷拿的行为确实是存在的。

父母要强调孩子"拿"的行为,就事论事的描述事情的发展,这样公正客观的描述会让孩子减轻思想压力。

在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也知道这并不是由自己不良的品质造成的,而只是行为上的错误,这会更有利于孩子去改变。

孩子偷钱后 宝妈说那不是“偷”是“拿” 三个方法让娃再不偷拿

三个方法让孩子不再偷拿

1、补回偷拿的钱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偷拿了家里的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补回这些钱。

因为这时对孩子的打骂其实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在被父母狠狠教训以后会偷拿更多的钱,以此作为对父母的挑战。

让孩子知道偷拿是一种错误,这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一种不尊重。

所以只有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劳动艰辛,他们才能知道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让孩子在捡垃圾,收废品中体会到什么是辛苦,自然就会对金钱产生敬畏,不再随意滥用。

孩子偷钱后 宝妈说那不是“偷”是“拿” 三个方法让娃再不偷拿

2、教会孩子赚钱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花钱的小祖宗,在花钱方面他们颇有一套理论,因为爸爸妈妈的存折里有钱,手机里有钱,银行里有钱。

他们只知道享受花钱的乐趣,却从来就不曾体会赚钱的艰辛,这使得孩子会肆意的挥霍金钱,有时只是为了满足他们心中的快感。

父母要培养孩子独立赚钱的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加深对金钱的概念。

只有孩子知道了钱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赚钱的艰辛。这会让孩子更加懂得珍惜,虽然能够让他们很快乐,但是用自己赚的钱去生活,会让他们在快乐的同时更踏实。

孩子偷钱后 宝妈说那不是“偷”是“拿” 三个方法让娃再不偷拿

3、让孩子参与家庭财务管理

孩子因为平时很少接触到钱,所以对金钱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这自然使得他们无法很好的掌控金钱使用金钱。

所以有意识的让孩子参与家庭财务管理,能够让孩子面对面的和金钱打交道,从而了解金钱的价值,改变他们原有的金钱消费观念。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知道我们对金钱的每一份支出都是应该有规划的,在赚钱的同时要学会预算,节省和存钱。

因为总会有一些意外的开支会打乱我们原有的计划。

所以要学会按照事情的优先顺序,分清主次去合理使用金钱,这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然不会出现偷拿钱的行为。

已阅读:0
本站文章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和网友投稿,如需申请删除,请与站长联系。
上一篇:为什么宝宝总喜欢被抱着走 放下就哭这些“原因”父母要知道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热门母婴知识优惠信息
3
查看更多母婴知识优惠信息